新闻中心
分类

浅谈护肤体系:做自己的美天天游戏容师

发布时间:2023-08-22 21:26:53    浏览:

[返回]

  天天游戏在分享护肤理念和护肤产品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迷茫失措的小可爱们,在评论区留下了你们关于护肤彩妆的疑问,不敢说我都给出了很专业且令你们满意的解答,因为鄙人确实才疏学浅,也非皮肤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但是依然感谢你们给了我充分的信任,也正是和大家分享的过程让我了解到了大部分小可爱们在这个领域的认知和概念,既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更没有学会聆听自己的身体和皮肤的声音(听着很玄学很糊弄人,但是还是希望你们耐心继续往下读),所以看来看去、听来听去都觉得脑子里一坨浆糊越搅越乱,对不对?就像一个加减乘除都还没掌握的小学生突然空降到奥数班一样,听天书只能是唯一结果。

  所以,想要达到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皮肤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如何形成一个量身定制的适合自己的护肤体系,让自己的皮肤状态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稳定的良好状态是一个漫长的学习、研究过程,不是网红博主的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也不是下一堆护肤品成分app、用一堆爆款产品就能达到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尽量用最简单、最易理解的文字给大家解释清楚我们可以以什么为标准去确定自己的护肤方向,这样你们自己也能理性地判断自己适合什么产品,而不是永远行走在被种草拔草的不归路上。

  之前就反复提到过的鲍曼博士创立的皮肤类型测试,建议大家去百度并认真完成试题,确定自己的皮肤类型(当然了,有条件的宝宝们去三甲医院做专业的皮肤检测和过敏源检测会更精准)。一来它作为目前最权威的皮肤分类方法之一确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次是做题的过程会加深我们对自己的皮肤状态的觉知(更认真的观察、更科学的思考),帮助我们针对自己的皮肤状态去思考成因并确定解决方案(适配产品)。但是大家不要以为皮肤类型就是我们的判断黄金标杆,它只是建立我们对自己的皮肤状态认知的基准线。毕竟我们的皮肤是一个活的器官,会随着外在和内在的条件不断变化和生长,而不会永远处于某个状态。皮肤类型是耐受性(R-Resistant)不意味着皮肤就不会过敏或对所有成分耐受,VA、VC可以按斤抹;皮肤类型是紧致性(T-Tight)也不代表着皮肤就不会长皱纹、色斑、下垂等,而仅仅是当下的皮肤状态是比较紧致的,没有明显的老化症状。比如我自己的干油情况在一年中大致是盛夏6-8月为轻油,其余为轻干,但是经过长期的、得当的保护和调理,已经由轻干皮逆袭到了不干不油的中性皮。而且日常依然需要根据自己当下的皮肤状态去适当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护肤习惯,并不是一成不变或能够一蹴而就的。

  希望大家养成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建立自己的皮肤资料库,比如皮肤状态好的时候都做了什么、用了什么,比如每次使用一款新产品的时候皮肤的状态有什么改变,再比如皮肤过敏的时候是由什么引发的、如何预防和修复等等等等,了解越多、越深,护理起来也越得心应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是这个道理。要相信,我们才是最了解自己的皮肤的美容师,也是对自己的皮肤护理最有发言权的人。

  “Skincare is healthcare.”(“护肤即保健。”)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理念。皮肤作为我们的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好它的健康。对于那些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人来说,护肤应该是始终贯穿我们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活习惯,它不单单使我们健康,还使我们美丽精致。要保持这份健康美丽,我们就要保护皮肤免遭“皮肤杀手”的伤害:自然衰老(年龄增长,不可逆转)、紫外线(光损伤和光老化)、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饮食不均、睡眠不足、护肤不当等。

  除去第一个因素我们无能为力之外,其他因素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抑制。奠定了当代皮肤医学多项基础理论基础的Dr. Albert Kligman说过,75%的光损伤发生在20岁之前。也就是说,除遗传因素外,人体30岁后出现的色斑和皱纹基本上来源于年少无知时的一次次暴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防晒意识必须贯穿一生,无论你是什么肤质、肤龄和肤况。如果基础的防晒都没有做好,其他事情做到100%的程度也是白费。

  选择一个环境质量较好的居住地点,并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系数较高的室内生活环境,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安全的装修材料、营造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干净卫生的水质条件等。注重适当的运动保健、确保均衡的营养摄入和良好的作息习惯,并适配相应的护肤手法和产品,使皮肤对环境和气候改变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护肤体系所应具备的。那些皮肤一出现问题就盲撸一堆护肤品、把护肤品当做灵丹妙药的宝宝们请清醒。

  狭义地说,我们的护肤体系包括预防(防晒)、保护(温和清洁+保护角质层)和修复三个部分(如图示),大家根据自己的肤龄和肤况可以判断出自己需要怎样护理自己的皮肤。

  本中年阿姨肤龄稳定在20-22岁之间,中性-重耐-非色素-紧致,日常严格做好防晒+清洁+保湿+抗氧化。皮肤出现中性偏干的情况时,会在护肤routine中添加角鲨烷油或玫瑰果籽油来加强保湿,反之则使用烟酰胺精华调节油脂分泌。偶尔没休息好冒出一两颗痘痘就要进行额外的修复,使用水杨酸、壬二酸等消炎、淡化痘印(当然了,不使用祛痘产品等皮肤自愈也是OK的)。开始抗初老后在护肤routine中加入了视黄醇、玻色因和蓝铜胜肽,来抗衡自然衰老带来的胶原蛋白的流失,目前依然是零皱纹的状态,自己比较满意。

  我的闺蜜D肤龄30+,轻干-轻耐-色素-皱纹,已形成色斑和鱼尾纹,日常护肤的重点体现在修复上(美白淡斑+祛皱抗衰),防御型抗老(防晒+抗氧化+修复光老化损伤)和主动型抗老(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皱纹和细纹)结合。二裂酵母、酵母提取物、胜肽、玻色因、辅酶Q10、视黄醇、VC、艾地苯、馨肤白377等都很适合,同时,闺蜜也考虑使用医美手段辅助改善。

  闺蜜S肤龄25+,轻油-轻耐-色素-紧致,熬夜党,常常需要加班工作,有较明显的色素沉着和轻微皮肤炎症以及护理不当产生的脂肪粒,需要在调节作息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复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过大和日晒造成的皮肤伤害。我帮助她做的第一步调整就是严格做好防晒+抗氧化,并辅助使用VC、烟酰胺,半个月肤色即提亮了1个度。其次是改变她的卸妆和洗脸的步骤和手法,日常通勤防晒不化妆的时候只使用洁面乳清洗,化妆的时候则改为卸妆油,不叠加二次清洁(再次使用洁面乳或去角质产品),早上清水洁面或仅使用洁面乳清洗T区30秒,闺蜜S表示没有过度清洁后皮肤的油脂分泌反而减少了,更接近水油均衡的中性皮了。同时使用低浓度的果酸去除脂肪粒,辅助美白。最后就是夜间护肤的侧重放在对抗皮肤炎症和初老症状(胶原蛋白流失,法令纹加深)上,添加抗炎、抗衰的精华和乳霜,积雪草提取物、玻色因、蓝铜胜肽和低浓度的VA衍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

  首要任务是修复皮肤屏障健康,请确定并切断过敏源(气候、紫外线、药物、食物、过度护肤等),停用所有功能型护肤产品(如美白、祛痘、抗皱等产品),尤其是水剂型的护肤品(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化妆水、爽肤水、精华水和水质面膜,如果你皮肤屏障受损了还有人安利你去敷面膜补水,你可以果断地拉黑ta),必要时请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去寻求专业的皮肤科医生的帮助,而不是到乱七八糟的平台去找答案、买产品。

  ,身份证上的25岁不代表肌肤也是25岁,就像一句扎心的广告词:“20岁的身体70岁的心脏”,如果没有保护好皮肤,也可能10+、20+岁就出现皱纹、色斑、下垂等不同程度的衰老症状天天游戏,那就要自觉地按照熟龄肌的护肤流程来做了。

  做好防晒准确地说是把防晒意识(避免光老化损伤)贯穿一生,从婴儿时期就要开始做(只是这个阶段我们都还不具备自主意识和相关的知识储备,无法独立完成,所以不在探讨范围),而且硬防晒的效果并不比软防晒差,敏感肌或对某些防晒剂过敏的宝宝们乖乖做好硬防晒即可。

  各个年龄阶段也仅仅是一个参考数据,不代表着到了15岁才能开始使用防晒产品或者30+岁才能开始抗衰,请多多参考自己的实际肤质和肤况。

  ,比如20+岁的清洁和40+的清洁是不一样的,后者由于皮肤油脂的分泌已经降低或衰退,清水洁面就已经足够,不需要任何含表面活性剂的清洁产品。再比如同为20+岁肤龄的油皮和干皮,油皮偶尔(划重点)使用皂基和稍高的水温(35℃)洁面都可,干皮则需避免强力清洁产品洗去皮肤本身就稀缺的天然油脂和保湿因子,更适合相对温和的氨基酸、葡糖苷洁面。晨间25°C左右的清水清洁,夜间洗面奶清洁一次即可,请不要做过度清洁损害皮肤屏障再去修复或涂抹厚重的乳霜这样本末倒置的事情。

  每个人的皮肤问题也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公式可套用,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判断产品是否适用。

  比如健康的耐受皮肤可以使用视黄醇之类的猛药来实现抗老,而敏感肌更适合玻色因、胜肽等温和的抗衰成分。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敏感肌不能使用VA、VC之类的成分,前提是要修复好皮肤屏障,增加角质层厚度,并且一定要选择大厂生产、最好是有舒缓技术或专利的低浓度产品少量局部建立耐受,切忌急功近利,万一烂脸得不偿失。

  修复中最常见的需求是美白,但是是否要使用美白产品,答案可能因人而异。在审美上更崇尚自然健康的宝宝们可能很喜欢自身的肤色,不认为美白是刚需,那就舍弃美白产品。

  想要美白提亮肤色的宝宝们注意选择美白产品的时候多选择复配了多个通路、多种美白成分的产品,效果会更明显(具体可参考文末链接)。

  同时要调整好自己对产品的期待值,不要企图超越自身DNA的局限,没有任何一个美白产品可以一夜之间把包黑炭变成白雪公主;如果有,反而值得细品。

  组合搭配不同品牌的产品时不要贪多求新,层层叠加、过度护肤是造成很多皮肤问题的元凶(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不同品牌会有不一样的护肤框架和配方技术,很难确保不同品牌的不同产品能够很好的兼容,还是建议小心谨慎地少量局部添加、逐步建立耐受。

  对成分一无所知犹如蒙眼穿越雷区,踩雷的几率和幸存的几率不相上下。如果只能靠上脸盲试才知道什么产品是否适合自己,烂脸的风险只增不减。同样,唯成分论是另一种形式的无知。不要觉得A品牌和B品牌的同一个主要功能成分的护肤品的功效就一样,

  哪怕是长得一模一样的配方表的两个产品,在原料的生产工艺、安全性、纯度、配方、专利、实验数据、透皮率、稳定性、功效性上都可能千差万别。

  商家想要堆砌出来一张华丽的成分表去博眼球和误导消费者真的是太易如反掌的事情了,毕竟大部分消费者都看不懂背后的机制。比如同样是视黄醇抗衰型产品,Murad可以靠自己的Retinol Tri-Active Technology专利技术做到温和性和有效性的兼顾,甩同类品牌、产品几条街;同样是烟酰胺精华,Olay可以提供纯度更高(这意味着烟酸等杂质越少,引发刺激、过敏现象几率越低)的烟酰胺美白淡斑精华(小白瓶)。

  成熟的专业护肤品牌都有自己规范、安全的原料渠道、生产技术和配方工艺,而且不惜花重金聘请科研团队研究新的成分和产品,已研发的产品也往往经过市场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检验(比如雅诗兰黛的小棕瓶、优色林的修护霜),有大量的临床数据、用户体验数据证实其功效,也有健全的售后体系保障,价格覆盖所有消费能力群体,可按照自己的预算和情况进行选择,完全没必要交智商税去买小作坊的三无产品。

  比如想用玻色因抗老但又觉得赫莲娜和兰蔻太贵的话,可以考虑同集团的理肤泉的Substiane精华或Hyalu B5面霜、欧莱雅的复颜光学

  3)系列,玻色因添加量完全可以满足起效浓度,又是欧莱雅集团的专利成分,集团内部资源共享(一样的原料和配方技术)是很正常的事情,从3%入门再进阶到中高端品牌高浓度的玻色因产品也更靠谱。

  希望读到这里的宝宝们更多了一分对护肤的理解,更希望你们都可可爱爱惹人疼爱,肤若凝脂洁白无瑕❤️

搜索